历史
慢文学网 > 历史军事 > 明末朱重八 > 五二二、加派练饷

五二二、加派练饷(1/2)

    崇祯十二年,春!

    古老的帝都沉浸在一股诡异的气氛之中,不管是文武百官,还是平头老百姓,都能感觉到巍峨的帝都里弥漫着一股颓废的味道,仿佛末日压顶似的难受。

    原来,这种气氛是清兵带来的。

    去年冬,清军在亲王多尔衮和贝勒岳托率领下分左右两翼破长城而入,大举攻明。清军连下迁安、丰润、会于能州河西,从北边绕明京师至涿州。然厉兵分八道,纵兵并进。明京师震动,督师卢象升率军迎敌,与清兵战于贾庄遇伏,奋战而死。时高起潜拥关、宁重兵近在五十里外的鸡泽,不赴援。及闻象升败,起潜惊恐失措,欲西逃,竟率军东向二十里,遇敌伏军大溃,仅只身逃逸。自请督察军情的枢辅刘宇亮至保定闻败,也仓惶退入晋州,而清军即乘胜长驱直入,分陷昌平、宝坻、平谷等地,京师震动。

    清军乘胜长驱南下。所过产议会城镇皆被攻掠。明守城长吏、将校不是畏缩不前,就是望风先逃。清军在畿辅攻杀虏掠,连下四十三城,京畿残破。

    崇祯十二年正月,清军由京畿南下攻入山东。时枢辅杨嗣昌以为德州是清军南下的必经之地,传檄令山东巡抚颜继祖率兵扼守。于是济南空虚,止有乡兵五百、莱州援兵七百,势弱而不能守。清军从畿辅而西,抵山西界,复折而南,绕开德州。下临清,渡会通河,直插济南城下。明军拒城守御死战。初二,城溃巷战死难者甚众。德王朱由枢、奉国将军朱恩赏等都城破被俘。

    在如此庞大的压力之下,京城里的气氛能好才是一件怪事。

    此时正是朝会的时间,崇祯皇帝照例端坐在龙椅上,左右分列着文武百官。几年前,崇祯皇帝的身形就有点佝偻了,此时再看,只觉得他又老了几十岁似的。头发已经花白。精神也颇为萎靡,以前的他动不动就大发脾气,现在的他却连发脾气的力气都没有了,只是有气无力地看着堂下的官员。心中翻涌着将这群废物统统杀光的念头。

    这时一名大臣正站在堂中。汇报着各地贼寇的军情。他扬声道:“据探子回报。李自成已攻下洛阳、张献忠则攻下了襄阳,革左五营与张献忠在一起,于两湖附近活动……至于最麻烦的朱八……呃……”

    崇祯哼了一声道:“朱八如何了?直说……”他现在是虱子多了不怕咬。反正天下已经烂成一糊,再听到什么消息也吓不倒他了。

    那大臣抹了一把汗,低声报道:“朱八在黄泥洼击溃了溪峒兵和苗兵,四川巡抚孤立无援,成都已经被贼军包围,贼军调来了许多大炮,早晚轰击成都城,城破只在旦夕之间。”

    崇祯听了之后,居然没有生气,心里只是有一种“果然是这种消息啊”的想法,脸上带着一抹嘲笑般的神色道:“石柱宣慰使秦良玉老将军不是也在成都吗?有秦老将军在,贼军也能放肆?”

    大臣有点畏惧地道:“这个嘛……呃……嗯……是这样的,四川巡抚邵捷春邵大人有点信不过……咳……信不过土家族士兵,就将他们调出了成都,派驻在重庆。本以为成都与重庆可以互为崎角,随时支援,但是朱八狡猾无比,在围困成都的同时,居然派出一军横戈在成都与重庆之间的要道上,摆出绕袭重庆之势,秦良玉将军被这只贼军牵制,无法动弹……”

    崇祯听了之后,脸上闪过一抹怒气,但是很快,这怒气又被他压了下去,他登基这十几年来,类似邵捷春这种废物他见得实在太多,现在是想气都气不起来了。他只是随意地挥了挥手,叹道:“传令下去,把邵捷春革职拿办,令廖大亨暂代四川巡抚一职。”

    那大臣很想告诉崇祯,成都已经被围,邵捷春压根已经出不来,朝廷的使者也进不去,要革职拿办也得拿得到人才行啊,但是看到崇祯那张意兴阑珊的脸,他什么也没说,乖乖地退开。

    这时候,殿外居然冲进来了一名太监,边跑边大声叫道:“皇上,喜事,喜事啊!”

    崇祯皱起了眉头:“天下如此糜烂,还能有什么喜事?”

    那太监大声道:“清亲王多尔衮率军饱掠后,从山东北返至天津卫,渡运河东归。三月初九,清军从青山口出关,退回辽东……”

    他的话还没有说完,堂上的文武百官皆是大喜,哄地一声议论了起来:“哈,清兵退了。”

    “太好了,清兵终于走了……”

    “谢天谢地!”

    “皇上吉祥!”

    文武百官弹冠相应,仿佛过节似的欢乐,但崇祯皇帝的心中却没有一丝喜意。

    鞑子入关达半年之久,深入二千里,攻占一府、三州、五十五县,二关;杀总督二人、守备以上将吏百余人;俘获人口四十六万余、黄金四千余两、白银九十七万余两。

    人家想来就来,想走就走,明军打不过鞑子、拦不住鞑子、赶不走鞑子,完全陷入被动,现在鞑子抢够了,终于走了,这些废物官员居然像过节一样高兴,你们究竟在高兴个啥?现在是应该高兴还是应该悲哀?

    崇祯帝无奈地挥了挥手,对着文武百官们道:“安静,有什么好高兴的?趁着鞑子走了,可以缓一口气儿,正是赶紧想办法的解决问题的时候,内优外患,天下已无可用之兵,众卿家有何计较?”

    一名大臣道:“要增兵!”

    崇祯听他只说了一个要增兵,后面就没下文了,不由得问道:“天下所有在册军户都已经被抽调出来作战了,依然捉襟见肘。还能到哪里去招兵买马?”

    那大臣汗道:“微臣……咳,也不知道……”

    崇祯不爽,这就是个出来说废话的,为啥论到我治国的时候,麾下全是些庸碌的废物官呢?

    人群中挤出一名年轻的官员,朗声道:“陛下,微臣有招兵买马的办法。”

    崇祯一听,顿时大喜,凝目看去,说话的是兵部主事沈迅。此人思路灵活。平时多有天马行空的想法,偶尔能定出奇谋,解决问题,于是喜道:“快说!”

    沈迅见皇上重视他。心中也很得意。洋洋自得地道:“微臣有一计。咱们把天下的僧人和尼姑凑成一对一对的,编丁入甲,每三户里抽一个出来当兵。朝夕训练,不出几年,可得精兵数十万……”

    崇祯眼前一黑,一口老血险些从喉咙里喷出,这人说的是什么乱七八糟的,把僧人尼姑凑对?这他娘的是疯了么?

    饶是他已经虱子多了不怕咬,见过了各种废物,此时也忍不住跳了起来,大怒道:“你是以国事为儿戏么?糊涂之至……来人,把这厮叉出殿去。”

    殿上转出金甲卫士,用手里的金叉将沈迅叉出了殿去,那沈迅连滚带爬,嘴里却大叫道:“皇上,微臣提的方案绝对可行……可行的啊……可行……”

    “可行个屁!”崇祯忍不住就暴了粗口。

    满堂文武有的憋着笑,有的吓一跳,也是各形各状。

    花了好一阵子的时间,崇祯才终于将心头翻涌的怒气给压了下去,回复平淡的神色,坐到龙椅上,叹道:“沈迅说的事再也不准提,众卿再想想,还有没有什么别的法子?”

    这时堂下走出一名武官,众人视之,乃是副总兵杨德政,他认真地道:“陛下,微臣以为,流寇之所以难平,是因为他们出没无常,流动不居,天兵追之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