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慢文学网 > 历史军事 > 立鼎1894 > 第六百章 英国人的手段

第六百章 英国人的手段(1/2)

    “妥了,这回洋鬼子们再想拖后发动战争,也不可能了。”

    摩洛哥响起的枪炮声传来,在船上憋了许久的杨浩长长松了口气,吩咐舰队起航离开,回返中国。

    原本在大西洋上游弋的访问舰队主力,也重新南下,经过巴拿马运河直接进入太平洋,不过在回国之前,他们还将去西海岸的加州溜达一圈,慰问一把那里的华侨。

    顺便说一句,这时空的巴拿马运河开凿,因为有中国出人出钱出技术,提前七八年通航,时间也仅仅比苏伊士运河晚了一点儿而已。

    美国人当然不会傻到将这种战略要地拱手相让,不过他们也不会拒绝来自中国的资金和技术。在确保控制权不会旁落的前提下,美国人欣然接受运河能够提早建成的结果。

    但他们怎么也想不到,这里头也有陷阱。

    绕着全世界转了一圈的中国访问舰队开进运河航道,萨镇冰从甲板上左右目测,发现宽度比想象中有些窄,以“河北级”战列舰30.3米的型宽比较,几乎是安全通过的极限。

    他忽然想起一些传闻,随口问起来。

    杨浩坦然答道:“没错,当初设计运河航道的时候,我们其实已经发现了问题,洋鬼子根本没想到日后的船舶会造多大,因此在船闸设计上他们太过保守。这导致可供通过的舰船,以我们的‘广西级’为极限,再大了,根本过不去。”

    “广西级”战列舰的最大宽度为32.54米,而巴拿马运河的设计指标,例外宽度为32.61米,可通行的最大船只,便是美国人后来设计的“北卡罗来纳级”战列舰。而在二战中后期大放光彩的“衣阿华级战列舰”,型宽甚至还要小一点儿。

    这就是巴拿马运河通航的极限,以至于后来美国人设计建造的“蒙大拿级战列舰”根本都过不去。

    如此的短板问题,穿越者掌权的中国方面当然不会不知道。但大元首杨浩并没有让人提醒美国佬,究其原因,还是美国人不乐意分享这一片后花园。为了自家的利益和安全,他们除了勉强接受一点中国资金。把投资风险分担出去以外,其他的一点好处都不想分享。

    如此一来,中国也自然没有义务帮他们规避风险。

    萨镇冰也没想过有朝一日,中国可能跑来侵略北美大陆,他不免遗憾的叹道:“如此一来。日后我们的航母和大型货轮邮轮建成之后,怕是难以通行巴拿马了。这是否有些得不偿失?”

    知道问题不提醒,挖了坑搞不好可能连自家都埋进去,这不划算啊!

    杨浩却森然一笑,答道:“没关系,一时半会儿,我们的大型船舶恐怕也难以航行到美国东南部海域。这样也有个好处,当我们发起对西海岸攻略的时候,美国佬想要通过海上支援,也不那么容易。”

    萨镇冰倒吸一口凉气。意识到自己可能听到了什么不得了的消息!

    攻略西海岸?那岂不是说,中国有很大可能会对美国用兵?最不济,也会对其西部发动攻击,到时候不够宽度的巴拿马运河,过来的战舰必然受到极大限制,同行能力不足,意味着整体战斗力的下降......这盘棋到底下了多长时间啊!

    杨浩没有解释。

    其实这就是一次防患于未然的战略预案而已,中国到底是否要发起对美作战,并不十分确定。从未雨绸缪的角度考量,他们没有提醒美国人是对的。因为要促成运河的提前通航,获取足够的利益。一旦提议更改计划重新设计施工,不知道要拖到猴年马月。

    到那时,非但中国难以从中获得利益。美国人恐怕也会有别的想法。

    话题就此打住,没有深入下去。不过萨镇冰心里头却多了一丝沉重,集中精神用心观察运河两面和两岸的情况,注意搜集各种相关情报。他隐约有种预感,有生之年,极可能会率领舰队发起与美国人之间的战争!

    他们却不知道。中国舰队安全通过巴拿马运河,抵达美国西海岸的消息传遍世界之后,欧洲列强和美国人竟然齐齐松了口气。就连德国人都私下里庆幸,这帮家伙总算是离开了。

    听上去似乎有些不可思议,怎么得了好处的德国人也这么想呢?

    其实很简单,中国政府跑到欧洲来搞风搞雨,用心之险恶,并不难猜。德国人也能看得出,他们分明是故意加剧欧洲各国之间的矛盾冲突,促进其恶化速度,甚至可能挑起战争。总而言之,就是个搅屎棍子的角色。

    但知道了,却没有办法去阻止。

    时至今日,中国已经有资格和实力成为一名重量级棋手,在国际大势的棋盘上落子较量。欧洲各国再怎么强悍,也没办法拒绝这个硬闯进来的恶客。他们没办法团结起来一致对外,只能设法从中谋取对自己最大的利益。

    情况都摆明了的,眼睁睁看着中国这么一个趁火打劫的超级大流-氓进来,却也无可奈何。

    发生在摩洛哥的战争只所以爆发,也是德国人给架到台上没法收手。若是他们妥协忍让,将不只是失去这片殖民地那么简单,德皇威廉二世都有可能面临被废掉的危险!

    准确的说,是德国容克贵族和奉行扩张主义的精英力量,被中国人给利用了。他们贯彻到整个上层的“击败法国”这一野心勃勃的计划,已经走到了没法回头的地步。摩洛哥那一枪打响与否,根本改变不了最后的结果。

    中国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用心极其险恶,德国人却不得不接受。

    英法情报部门消息很是灵通,他们在得知中国会帮助德国加强武装的情报,不算太晚,但却没有及时拿出应对意见。等内部争吵结束的时候,从中国出发的德国货轮早已经悄悄将足够三十万陆军使用的装备送到了德国本土!

    这也是为什么,摩洛哥那边会打起来的那么干脆。

    有了中国的三十万陆军装备,德国就能接近完成“施里芬计划”中要求的步兵师数量。尽管在具体部署上,没有完全按照施里芬的设计。将主要兵力集中在右勾拳上,依然坚定的循着历史的轨迹走上了老路。

    对此,杨浩是知道的,但并不打算插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