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慢文学网 > 历史军事 > 重生抗战之豫西北传奇 > 三九一章游击干部训练班7

三九一章游击干部训练班7(1/2)

    这种奇特的“biangbiang”面的厚度却不一定,在顾客的要求之下,有时厚如钱币,有时可以薄如蝉翼。这种面条主要有几种吃法,一种是面条煮好之后捞在大海碗里再浇上肉臊子;还有一种就是面条下熟后捞在碗里,上边撒少许辣椒面,再用热油浇在上边,然后再放入盐、醋等调料,这就是油泼辣子面;还有一种是比较讲究的吃法,那就是先用西红柿、蛋花、姜、蒜、红辣椒、口蘑、玉兰片、海参、干贝制成蘸料,吃的时候将煮熟的面条泡在蘸料汤中,然后再一口口吃,这种叫蘸水面。

    游美景品美食,李青林并没有完全沉湎于此,他还同时办了几件正事,第一件事就是看了自家在骡马市街的门面。

    骡马市街地处东大街东段的南侧,共有五条巷子组成,由北向南依次为水车巷、肋子巷、马王庙巷、戴家巷、惠家巷。其中只有肋子巷的交通能四通八达,其余的四条巷子都是只有一个出口连接到肋子巷的巷子。

    骡马市街名为骡马,其实目前并不是骡马交易的市场,而是人流特别多的商品交易市场,在目前的西安算是很繁华的商业街了。

    盛唐时期,官府专设“东市”、“西市”两坊专事交易,明朝时因东门大街贯通和钟楼东移,原来聚集在西大街的商业中心逐渐东移移,形成了以钟楼为中心的新的商业圈,靠近钟楼又接口于东大街的骡马市街商品交易市场逐渐形成。

    骡马市街最早当然是骡马集中交易的市场。在明朝,因为实行“以茶易马”的戌边制夷的政策,陕西商人以西安为中心,输茶于陇青,贩盐于淮川,运布于苏湖,销烟于江浙,尤其是骡马交易,每年能够达到数万匹。

    经过历史的变迁,现在的骡马市街已经处于市中心,其商业的形态已经发生了明显变化,真正的骡马交易自然转移到城市的郊区,目前这里各种店铺林立,各种商品琳琅满目,各色人等川流不息,骡马市街形成了真正的繁华商业街。

    姜美枝来西安之后在郭成山的帮助之下买了一处院子和一处门面房,这处门面房就坐落在水车巷。这个门面是个一楼一底的砖木结构房子,门脸虽然不大,也不是处在最为黄金地段的肋子巷,但是在这最为繁华的骡马市街也算是比较好的产业了。目前这个门面房租给了一个卖花线的批发商,李青林里来看房的时候,来来往往批发花线的大商小贩络绎不绝,店里不断在收钱发货,老板的生意显然很是红火。

    站在自家门面房的对面,姜美枝羡慕道:“青林,你看那家的生意多好啊,从咱们来的时候开始到现在为止,他们的生意一直不断,老板就像是在地上捡钱一样。你说要是咱们把店面收回来自己做买卖,那该有多好啊。”

    李青林笑道:“你别看人家生意这么红火,那可都是长年累月累积下来的信誉和人脉才有这样的效果,俗话说‘看花容易绣花难’,咱们接下来由谁来做生意?你做过生意吗?做生意、开店铺靠的是天时、地利、人和,咱们即使将门面收回来了,除了勉强算得上地利之外,其他两样可是一点优势都没有。与其是做那种没把握的生意,还不如吃点房租来得稳当些。”

    姜美枝还是不死心,道:“我和妈到西安这么久了也没做事,现在实在是闲得难受啊。”

    李青林笑了笑,道:“你们都先别着急,我再想想办法啊。”

    李青林在西安办的第二件正事就是去拜谢郭成山,因为姜美枝到了西安之后郭成山处处帮忙,给了姜美枝很大的方便。

    李青林虽然对郭成山有过救命之恩,但是现在是在人家的地头上,并且人家帮了很多忙,李青林到他府上去拜访,自然不会空手而去。

    郭成山住的地方其实也在西市,毕竟这里自古以来就是富人集中居住区。

    郭成山的家住在一个很大的院子里,但是他家的门楼子修得并不是很大,门口也没有像其他那些有钱人那样有几个看门人看家护院。等进到了郭成山家的院子里,李青林才发现从外面看并不起眼的郭家其实有着一个巨大的院子,房子也是三进的布局,仅仅就凭着院子的面积,在西市区这个富人集中区也算少见了。

    听说李青林来了,郭成山亲自在门口将李青林迎了进去,并亲自将李青林领到了正厅就坐。

    郭成山对李青林依然是十分感激,不断表示对李青林救命之恩的感激,李青林笑道:“郭大哥,过去的事情别别老是挂在心上了,那时候你也是遭了难,我也不过是举手之劳,大哥老是将这件小事挂在心中,倒是显得我小家子气了。”

    郭成山正色道:“李长官,那时候来来往往的人多了去了,官员也有,百姓也有,军人就更多了,而唯独救你一个人出手相助,那就已经说明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