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慢文学网 > 历史军事 > 非洲帝国 > 第三十六章 记者来袭

第三十六章 记者来袭(1/2)

    第三十六章 记者来袭

    “是的,是我的命令,开普敦的军队除了第六师以外,统统给我调到前线来。什么?你说铁路还没修好?还要修多久?....四五天?我没那么多时间!

    “不是还有前半段铁路吗?能运多远给我运多远!然后下车!给我走过来!长着两条腿干什么的?没火车就不会打仗了吗?”

    放下电话,科利中将平息了自己对开普敦那边无能军官的怒气,转而考虑起自己伟大的计划来,想到自己凭借接近七万的庞大兵力,很有可能在西线取得英军第一场胜利,而且是大胜,他就激动不已。

    科利中将可谓胆大包天之辈,这人也素来有自行妄为的传统,在李慕菲前世的那个时空中,曾经爆发过第一次布尔战争,战争爆发时的南非还没有发现兰德金矿,英国人也不急于吞并消灭布尔人的国家,于是时任开普殖民地总督兼南非高级专员的罗士敏希望与布尔人谈判达到目的,可就在罗士敏与南非方面交涉的时候,当时的殖民地英军指挥官科利少将却突然带着自己的部下单方面行动,率军攻击南非。

    由此可见这个人野心勃勃渴望建功立业的性格,不幸的是,最终因为科利的无能和布尔人的骁勇善战,英军惨败,科利本人也落得个阵亡的下场。

    镜头转回我们的幻想时空,虽然许许多多的事情都发生了改变,南非变成了华人为主的国家,也没有第一次布尔战争,没有阵亡的科利更是一路高升为中将,并临时统帅着西线所有的英军部队,但是,至少一点没有变:

    科利依然是那样无能而又一意孤行。

    10月5日一早,李慕菲便坐上马车,急匆匆地赶往比勒陀利亚西北方的国防军总参谋部,昨晚他便得知了开普敦英军调头北上的消息,大吃一惊的他意识到,这似乎与总参谋部的判断背道而驰,在此之前,参谋部的战略部署都是建立在开普敦英军将会调往东线的前提之上,如今形势发生了重大改变,总参谋部又该如何应对?

    路上,心中有事的李慕菲一直沉浸在自己的思绪之中,不知不觉间车已到了总参谋部门口,随着马车缓缓停下,一声“证件”的询问声才将李慕菲拉回到现实世界,看到窗外值勤卫兵那充满敬意和期待的目光,李慕菲歉意地笑了笑,伸手从怀中拿出了证件,出示给卫兵。

    李慕菲也是在起点上看过穿文无数的人,自然知道门口卫兵一丝不苟按照规章办事,即使天王老子来了也不为所动的情节是每篇历史军事文中必然出现屡试不爽的桥段,再加上开战几日以来,这个总参谋部,李慕菲来了没有十次也有七八次,所以这一套流程做起来真是纯熟流畅毫不拖泥带水。

    卫兵看过证件,交还给李慕菲,然后让开道路,尊敬地向李慕菲行了个军礼,作为几十名值班卫兵中的一员,能在这样近的距离上看到委员长这样的大人物的场合并不多,更何况委员长是国防军的缔造者,又与他想象中一样相貌出众而又平易近人,他的敬意是发自内心的。

    马车刚要启动,忽然传来一个人的喊声:“委员长,留步!”

    门口的卫兵如临大敌般握紧钢枪,几个卫兵急忙冲过去拦住那个试图走上前的人,一边喊着:“退后!退后!”

    待到李慕菲看清那人不过是个瘦瘦弱弱的年轻人,读书人打扮,鼻梁上还架着一副金丝眼镜,眉清目秀文质彬彬的,让人一看就有亲切感,两手空空,除了上衣口袋里一只醒目的大拇指般粗细的钢笔之外,根本没有任何杀伤性武器,他不由得啼笑皆非:看这鸡飞狗跳的,自己还以为会看到一施瓦辛格般的壮汉身上缠着满是子弹的武装带,手里扛着一挺马克沁机枪呢。

    李慕菲对着牢牢架住眼镜男的几位卫兵说道:“让他过来说话吧!”

    卫兵们兀自不放心地检查了那人身上,这才放他过来。

    “你找我?”李慕菲打量着眼镜男,他刚刚被卫兵们镇压过,眼镜也歪了,发型也乱了,正嘟嘟囔囔整理着衣着,从那神情看,应该是在问候那些卫兵,听到李慕菲的问话,急忙回答道:“是的,委员长阁下,请允许我介绍一下我自己,我是《南非日报》的记者兼国际时事栏目主编黄与明,不知道尊敬的阁下能否抽出时间接受我的采访?”他边说边亮出了自己的证件。

    李慕菲一下子明白了国防军的卫兵们为何如临大敌了,在国防军战士的眼中,恐怕这个人的能量不亚于一个《终结者》电影中的机器人杀人狂。

    南非日报,南非共和国最大最有影响力的报纸,是共和国建国之后,一贯以书香门第自居的沈家与一批留学归国的文化人小年轻共同创立的报纸,但这家报纸创刊后不久便摆脱了沈家的影响,立场素以公正客观著称。

    这家报纸不但捅出过福建李家的几个纨绔子弟酒醉后闹事的新闻,对沈家的批评也是毫不留情,这次战争爆发,南非日报便不留情面地挖苦过沈知恒对英国人政策的无能。

    沈家对此也是毫无办法,虽然沈家在日报创立初期起到过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南非日报发展壮大之后,恰逢金城李家崛起,李慕菲知道媒体的厉害,为这家报社投入了大笔资金,福建李家和张家也不甘落后地为日报社投资,几大家族制衡之下,形成了一个有趣的状况,报社左右逢源财大气粗,竟是不怕得罪任何一家了。

    不过,相比之下,日报对金城李家的报道还是比较正面的,李慕菲与报社关系也可谓密切,不光是因为李家人丁稀少,李永瑜兄弟又为人宽厚,闹不出什么丑闻之类的;还因为南非近些年来的崛起有很大程度是靠着李家的带动,李慕菲在其中居功至伟,不曾残酷剥削过工人,又在南非大力普及教育的进程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