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慢文学网 > 历史军事 > 第三次机遇 > 第十二章 快速炮击

第十二章 快速炮击(1/2)

    由于雷区的“示范”效应,鬼子主力在龙口地区登陆后,没有像三岛大队一样急着向前推进,反而是“巩固”了滩头阵地,一方面从运输舰上卸载各类重武器、物资、弹药、补给品,另一方面则让经过了三四天海上颠簸的陆军恢复元气,以利于进攻。

    为了防止国防军趁黑夜前来“偷袭”,鬼子在滩头阵地附近准备了相对严密的防御攻势,布下了重重兵力,舰炮也经常有一搭没一搭地往滩头阵地纵深地带进行零星射击,妄图用火力封锁住国防军进军的通道。按照两栖作战的基本理论,登陆后最危险的时刻便是刚刚占领滩头阵地之时,此时进攻方的秩序和调度处于最混乱的时候,各单位建制和火力也处于相对无序的状态,如果守军此时发动出人意料的反冲击,很容易将登陆部队冲下海去。

    但反过来说,倘若进攻方能够占据比较开阔的登陆场,并且能利用一段时间进行整训,则登陆作战已基本成功了大半。在优势舰炮火力和较强防御公司的掩护下,登陆方通常游刃有余。拿破仑战争以来,两栖作战的样式已经发生了很多改变,但其基本精髓却并未过时——登陆之后的12个小时是最危险的时刻。

    那么,作为帝国指挥佼佼者的王士珍和蒋方震难道不知道这个么?

    非也!在讨论作战方案地时刻,针对鬼子在龙口地区登陆的可能应对。有参谋提出了“滩头反击”法的方案,但为王、蒋等人一致否认。理由只有两点:第一,鬼子有舰炮火力掩护,国防军在火力上并不是对手,强行执行滩头反击,很容易遭到敌人优势火力的杀伤;第二,由于在宽大的防御正面布置了雷区,国防军虽然留出了秘密行进通道,但同样比较狭窄。大部队要想进攻就必须通过雷区,狭窄的行进通道既不利于快速进攻也不利于集中优势兵力,敌人可以从容应对。

    所以,整整一个晚上过去。鬼子绷紧了弦,国防军却毫无动静,仿佛任由对方登陆、警戒、巡逻一般。到了天色微明之时,坚持了整整一个晚上的鬼子终于熬不住了。反正已经渡过了最危险的时刻,便连以谨慎著称的神尾,在和身边地参谋军官熬夜研究了一夜的作战御案之后,此刻禁不住睡意的袭击而沉沉睡去……

    可是。雷计划来了……

    当炮弹带着尖厉的呼啸破空而来之时,原本相对慵懒地鬼子们开始着急了。他们或是躺在了没有多少屏障的野战帐篷中,或者是刚刚从遮蔽阵地出来。准备用早饭。没曾想。还没有看到清晨的太阳。却迎来了饱含国防军怒火的炮弹……

    “轰隆隆……”炮弹在炸响。

    “呼啦啦……”弹片在飞舞。

    “哇呀呀……”鬼子在惨叫。

    正睡得迷迷糊糊地神尾被阵阵炮声所惊醒,起先睡眼蒙胧的他以为又是军舰在开火。但仔细侧耳一听,根本就不是那回事——炮弹不是在滩头的纵深,而是直接在滩头炸响,而且,任何有经验的人都可以听出炮弹地呼啸声是从内陆而非海上而来。

    “支那人进攻了?”神尾脸色大变,瞌睡虫都被赶跑,“八嘎……还击……”

    少顷之后,在海边待命的日军军舰发现了滩头阵地的异样,赶紧汇报给同样睡眼惺忪地加藤。

    “混蛋,舰炮火力压制、压制……”

    压制可不是胡乱开火,先得测定弹道,然后计算诸元,最后才能进行压制,否则就只是浪费弹药。

    可是此时专业军士大都在用早餐,等他们扔掉手中只咽了几口地饭团,连一口味噌汤都顾不上喝就噔噔噔赶赴作战岗位,开始了紧张地作业计算。这么一耽搁,滩头阵地上至少已经落下45轮炮击。

    最最要命的是,登陆地鬼子陆军由于重武器搬运不已,火炮尚未完全来得及展开,更迥论构筑阵地,完全陷于不设防的情况。

    “报告,从目前的弹道情况来看,支那人用了至少三种口径的火炮,包括75mm的速射炮,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