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慢文学网 > 历史军事 > 锦衣当国 > 第一千三百三十七章 史书多曾言

第一千三百三十七章 史书多曾言(2/2)

流都是缩头,热闹归热闹,好处归好处,终究还是这条命更重要。

    大明门前的人少了些,但还是有很多的人在,这些人不畏生死,而且锦衣卫和各个衙门都是增加了护送的人手,不再让人钻空子,听闻抓住了刺客,刺客再被灭口之前说自己是宫里司礼监某人派来的。

    看着大明门前那此不畏生死的臣子,大家总算明白,这件事不是什么有人要投机,这件事背后有人。

    然后就是一个个从河南传来的消息

    ,福王已经出城,知府并未阻拦”

    “福王已经过河登岸,再有四天就要进入直隶……”。

    “真定府知府以迎天子礼仪接福王”。

    局面彻底失控了,相比于懦弱的朱常洵来说,福王朱常洛也是憨厚之极的老实人,除了喜欢女色之外没什么别的喜好,让他进京赌皇位,想来他更喜欢留在洛阳玩女人,这等冒险的事情他未必愿意做。

    不过,福王真心假意这个不重要,这个行动是压垮郑太后的最后一根稻草。

    从这件事一开始,郑皇后和宫中这些人就知道怎么做才能解决眼前的乱局,可他们都知道不能那么做。

    眼前这个局面是犬病,犬家都知道这病该怎么治疗,只是吃了那药,病好了,人也要死了。

    但当务之急是让太子朱常洵登基,不登基一切休提,登基了或许还有那么多点可能。

    郑太后下旨,说京师纷乱,需元老重臣主持大局,乐浪郡王王通虽然身在病中,但应以国事为重,入京办差。

    旨意下达,王通还是以武人的干脆态度对待,没有什么虚情假意的推拒,直接接旨,准备入京,韩刚所辖的禁军团,以及原来李虎头的禁军团,齐武的禁军团都是开始向京师周围调动。

    当王通接旨的消息传到京师得到官方确认之后,大明门前的人立刻散了个干干净净,京师一下子安静下来。

    顺天府和锦衣卫都开始向街上派遣差役和兵卒,开始静街戒严,禁军和京营的将官则是勒令部属不得外出。

    至于已经进入真定府城的福王朱常洛则是被知府带兵看管,那个以用天子礼迎福王入城的知府现在则成了用计拦阻福王的大功臣。

    藩王妄自出城,这是大罪,京师已经派出锦衣卫前往处置,要由礼部议罪,眼下这样的局势,福王这样的身份,圈禁估计是免不了了。

    在王通进入京师之前,御马监提督太监蔡楠先行入京,由禁军营官陈思宝亲迎至西苑禁军都督府。

    御马监掌印、监督和提督三位太监在万历二十一年之后就成了虚衔,并不是实职,而是给地位高的宦官加衔,或者是在外监军的高位太监官职,不过能够得上这个高位二字的,也就是监禁军的蔡楠一人而已。

    但规矩是人来执行,没有明确下来之前,从前的规矩就可以用,蔡楠现在就有法定的权力控制禁军,当然,禁军上下也默认这种控制。

    禁军三个团的兵力来到城外,骑兵和一半炮队也到达,这个力量加上城内锦衣卫、五城兵马司还有禁军和京营亲近王通的力量,王通在京师的力量已经是绝对优势。

    谁也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谁都知道将来会发生什么……。

    先前到处串联,煽动言潮的人都是安静了下来,他们知道这个时候,他们的表演已经结柬,现在主角该登场了。

    在内阁首辅位置上呆了两年不到的沈一贯总算明白王锡爵为什么要走,眼下这个局面,身为首辅,文臣之首,投靠到王通那边,实在是抹不下这个脸面,而且已经是文臣首席,去了那边又能给什么位置,可要是不低头,这位置能不能坐稳,那就难说了。

    天子驾崩之后就停下来的一切程序又开始重新的运转,大丧下葬,新君登基,一切都开始有条不紊的准备,但宫中没有任何轻松下来的气氛可言。

    泰昌元年六月,王通重返京师,朝中百官以及京师勋贵都是出城相迎,王通居住的地方还是从前的乐浪郡王府。

    王通走到半路上的时候遇到了暗杀,一名亲卫挡在了他的身前,刺客在被抓住前自尽

    谢谢木謇的订阅和月票,谢谢‘绷蜒珥h陀口凤舞u九天咕,巴m凹顺顺6的‘各位朋友的打赏,谢谢大家